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
[注] 粥:通“鬻”[yù],贩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B.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C.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D.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B.“驷”意为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驷”指战车。
C.“郊”,冬至日在南郊祭天。郊天之礼反映了古人愚昧无知,盲目崇拜的思想局限。
D.“六艺”在文中所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始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有治国方术,任职大司寇期间,鲁国上下知礼守序,四方来服,齐人闻风恐惧。
B.黎鉏献策送美女骏马利诱季桓子以离间鲁国君臣,果然奏效,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
C.从文中季桓子的“喟然叹曰”可以看出,季桓子理解了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
D.司马迁高度评价了孔子,虽为布衣,却被后世学者崇拜,其学说被广泛尊为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5分)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5分)
试题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C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1. C 郊天之礼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郊天之祭既反映了周人对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来自何处的根源性追溯。
12.B “黎鉏献策离间鲁国君臣”错,孔子不是“不得已离开鲁国”而是主动离开的。
13.(1)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和亲信撵走;接近那些妇人,可以败事亡身。悠闲啊悠闲,我唯有这样度过余生!(“出走”“谒”“死拜”“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2)天底下的帝王以至于贤能的人很多,都是生前显赫一时,死后就渐渐被世人遗忘。(“至于”“荣”“没”“已”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照顾,使其满意而归。
齐国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害怕了,说:“孔子参与政事,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被先吞并。何不送给鲁国一些土地呢?”黎鋤说:“我们先试着阻止他们一下,如果不成,再送土地也不迟嘛!”于是就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都身着华丽的衣服,跳着《康乐》之舞,身上毛色有文采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给鲁君。先把女乐和文马彩车安置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季桓子身着便服前往观看再三,打算接受下来,就告诉鲁君以外出到各地周游视察为名,乘机整天到南门观齐国的美女和骏马,把国家政事都荒废掉了。子路看到这种情形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了。”孔子说:“鲁国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么我还可以留下不走”。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团,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在郊外祭祀结束后,又违背常礼,没把烤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地住宿过夜。鲁国大夫师己前来送行,说道:“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可以唱一首歌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和亲信撵走;接近那些妇人,可以败事亡身。悠闲啊悠闲,我唯有这样度过余生!”师己返回后,桓子问他说:“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据实相告。桓子长叹一声,说“先生是怪罪我接受了齐国那一群女乐啊!”
……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中原地区研究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量的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试题内容: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齐人闻而惧,曰:“孔子为政必霸,霸则吾地近焉,我之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鉏曰:“请先尝沮之;沮之而不可则致地,庸迟乎!”于是选齐国中女子好者八十人,皆衣文衣而舞《康乐》,文马三十驷,遗鲁君。陈女乐文马于鲁城南高门外。季桓子微服往观再三,将受,乃语鲁君为周道游,往观终日,怠于政事。子路曰:“夫子可以行矣!”孔子曰:“鲁今且郊,如致膰乎大夫,则吾犹可以止。”桓子卒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郊,又不致膰俎于大夫。孔子遂行,宿乎屯。而师己送,曰:“夫子则非罪。”孔子曰:“吾歌可夫?”歌曰:“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师己反,桓子曰:“孔子亦何言?”师己以实告。桓子喟然叹曰:“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
(节选自《史记》)
[注] 粥:通“鬻”[yù],贩卖。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B.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C.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D.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泛指官吏。
B.“驷”意为古代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或套着四匹马的车,“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驷”指战车。
C.“郊”,冬至日在南郊祭天。郊天之礼反映了古人愚昧无知,盲目崇拜的思想局限。
D.“六艺”在文中所指的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始于中国周朝的贵族教育体系。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有治国方术,任职大司寇期间,鲁国上下知礼守序,四方来服,齐人闻风恐惧。
B.黎鉏献策送美女骏马利诱季桓子以离间鲁国君臣,果然奏效,孔子不得已离开鲁国。
C.从文中季桓子的“喟然叹曰”可以看出,季桓子理解了孔子离开鲁国的原因。
D.司马迁高度评价了孔子,虽为布衣,却被后世学者崇拜,其学说被广泛尊为标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彼妇之口,可以出走;彼妇之谒,可以死败。盖优哉游哉,维以卒岁!(5分)
(2)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5分)
试题答案:
二、古代诗文阅读
10.C 不曰‘乐其以贵下人’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11. C 郊天之礼是周代最为隆重的祭典,属于自然崇拜的一种,郊天之祭既反映了周人对上天的敬畏,又反映了人们对自己来自何处的根源性追溯。
12.B “黎鉏献策离间鲁国君臣”错,孔子不是“不得已离开鲁国”而是主动离开的。
13.(1)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和亲信撵走;接近那些妇人,可以败事亡身。悠闲啊悠闲,我唯有这样度过余生!(“出走”“谒”“死拜”“卒”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2)天底下的帝王以至于贤能的人很多,都是生前显赫一时,死后就渐渐被世人遗忘。(“至于”“荣”“没”“已”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鲁定公十四年(前496),孔子五十六岁,他由大司寇代理国相职务,脸上露出喜悦神色。他的弟子说:“听说君子大祸临头不恐惧,大福到来也不喜形于色”。孔子说:“有这句话,但不是还有一句‘乐在身居高位而礼贤下士’的话吗?”于是就把扰乱国政的大夫少正卯杀了。孔子参与国政三个月,贩卖羊和猪的商人就不敢哄抬物价;男女行人都分开走路;掉在路上的东西也没人捡走;各地的旅客来到鲁国的城邑,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都能得到照顾,使其满意而归。
齐国听到了这个消息就害怕了,说:“孔子参与政事,鲁国一定会称霸,一旦鲁国称霸,我们靠它最近,必然会被先吞并。何不送给鲁国一些土地呢?”黎鋤说:“我们先试着阻止他们一下,如果不成,再送土地也不迟嘛!”于是就从齐国挑选了八十个美貌女子,都身着华丽的衣服,跳着《康乐》之舞,身上毛色有文采的马一百二十匹,一起送给鲁君。先把女乐和文马彩车安置在鲁城南面的高门外。季桓子身着便服前往观看再三,打算接受下来,就告诉鲁君以外出到各地周游视察为名,乘机整天到南门观齐国的美女和骏马,把国家政事都荒废掉了。子路看到这种情形便对孔子说:“老师,我们可以离开了。”孔子说:“鲁国就要在郊外祭祀,如果能按照礼法把典礼后的烤肉分给大夫们,那么我还可以留下不走”。季桓子终于接受了齐国送来的女子乐团,一连三天不过问政务;在郊外祭祀结束后,又违背常礼,没把烤肉分给大夫们。孔子于是离开了鲁国,当天就在屯地住宿过夜。鲁国大夫师己前来送行,说道:“先生您是没有过错的。”孔子说:“我可以唱一首歌吗?”于是唱道:“那些妇人的口,可以把大臣和亲信撵走;接近那些妇人,可以败事亡身。悠闲啊悠闲,我唯有这样度过余生!”师己返回后,桓子问他说:“孔子说了些什么?”师己据实相告。桓子长叹一声,说“先生是怪罪我接受了齐国那一群女乐啊!”
……
太史公说,《诗》中有这样的话:“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我读孔子的著作,可以想见到他的为人。到了鲁地,参观了孔子的庙堂、车辆、衣服、礼器,目睹了读书的学生们按时到孔子旧宅中演习礼仪的情景。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徘徊留恋不愿离去。自古以来,天下的君王贤人也够多的了,当活着的时候都显贵荣耀,可是一死什么就没有了。孔子是一个平民,他的名声和学说已经传了十几代,读书的人仍然崇他为宗师。从天子王侯一直到中原地区研究六经的人,都把孔子的学说来做为判断衡量的准则,可以说孔子是至高无上的圣人了。
点击右上角
"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