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试题答案:
【答案】
13.D
14.D
15.答案示例: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解析]
13.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古诗词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颜色“白”对“清”,名词“雪”对“江”。B项中,“诸弟”对“一身”,“诸” “一”都是数字相对,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相对。因此选D项。
【考点定位】正确识记古诗词中的对仗知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诗词的对仗知识。首先要明白对仗,就是将两个相关的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构成一对华美之语句。对仗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字数相等,词类相同,词意相关,结构一致,平仄相对,没有重字等。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些数词、颜色词等。
14.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确,首先从题目“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选D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中切题的知识。诗人都非常重视切题,诗歌切题的手法主要有点题和扣题二大类。诗歌点题,从性质上分,还可分为: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诗歌扣题也有明扣和暗扣之分。本题题目是“野望”,解答时可以根据选项的内容,结合题目进行比对即可。
15.试题解析:题干要求明确,首先是全诗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解答。情感上应从诗句中表现情感的词语中概括。从“诸弟隔” “涕泪” “供多病” “答圣朝” “不堪人事”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就是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的每一联思考。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拨】本题明确考查学生赏析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知识。分析诗歌的情感,可以从诗歌的标题、作者及注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表示情感的词语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是首先分析标题“野望”,可以根据平时训练的经验推断,诗人抒发的情感应该是“望”景抒情,联系作者的《登高》就更能很好地理解。然后从从“诸弟隔”“涕泪”“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表示情感的词语入手,联系作者杜甫的诗歌特点,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是忧国之情,思家之情以及孤身飘零悲苦之情。
试题内容: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3—15题。(8分)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3.下列各组词语不符合对仗要求的一项是()。(1分)
A.第一、二句中的“白雪”与“清江”
B.第三、四句中的“诸弟”与“一身”
C.第五、六句中的“供多病”与“答圣朝”
D.第七、八句中的“时极目”与“日萧条”
14.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本诗,恰当的一项是()。(2分)
A.第一、二句中的“西山”“南浦”切合“野”字。
B.第三、四句“海内”“天涯”切合“野望“二字。
C.第五、六句中的“迟暮”“涓埃”切合“望“字。
D.第七句中的“出郊”“极目”切合“野望”二字。
15.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5分)
试题答案:
【答案】
13.D
14.D
15.答案示例:首联以景写情,三城边防堡垒白雪皑皑,传达忧国之情,看到送别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颔联接着第二句,通过写兄弟远隔,自己孤身飘零,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颈联暗接全诗第一句,写自己年老多病、无以报国,表达无奈和郁闷之情。尾联下句直接表达对家国之事的忧虑。
[解析]
13.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古诗词中的对仗,要考虑到词性、平仄等因素.A项中“白雪”与清江”,词性相对,颜色“白”对“清”,名词“雪”对“江”。B项中,“诸弟”对“一身”,“诸” “一”都是数字相对,C项中,“供多病”与“答圣朝”动宾结构相对,D项中,“极目”与“萧条”词性不相对。因此选D项。
【考点定位】正确识记古诗词中的对仗知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诗词的对仗知识。首先要明白对仗,就是将两个相关的意思用相同之字数和笔法构成一对华美之语句。对仗必须遵守的规则是:字数相等,词类相同,词意相关,结构一致,平仄相对,没有重字等。另外还要考虑到一些数词、颜色词等。
14.试题解析:本题选D项。题干要求从“切合题目”的角度分析,指向明确,首先从题目“野望”思考起,A项中“西山”“南浦”切合题目中的“望”而非“野”字。B项中“海内”“天涯”是诗人远望后的想象,而不是切合“野望”二字。C项中的“迟暮”“涓埃”也是作者的感慨语,而非“野望”的内容。D项中的“出郊”切合“野”,“极目”切合“望”,所以都与“野望”二字切合,因此选D项。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古代诗歌中切题的知识。诗人都非常重视切题,诗歌切题的手法主要有点题和扣题二大类。诗歌点题,从性质上分,还可分为:明点——紧扣标题,直接说明、解释标题的含义;暗点——在词句上与标题没有直接联系,只是在意义上比较含蓄的点出题意。诗歌扣题也有明扣和暗扣之分。本题题目是“野望”,解答时可以根据选项的内容,结合题目进行比对即可。
15.试题解析:题干要求明确,首先是全诗的情感,然后结合诗句解答。情感上应从诗句中表现情感的词语中概括。从“诸弟隔” “涕泪” “供多病” “答圣朝” “不堪人事”等词语中可以看出全诗表现了作者感伤时局,怀念诸弟,孤独隐忧的思想情感。结合诗句就是要求学生结合全诗的每一联思考。首联写作者野望所见的“西山”和“清江”凄清景色,融情于景。中间两联写作者由所望之景触发的有关国家和个人的感怀。由战乱推出怀念诸弟,自伤流落的情思。暮年多病、未有丝毫贡献报答圣朝”的惭愧。尾联写出杜甫深为民不堪命而对世事产生日转萧条的隐忧。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拨】本题明确考查学生赏析古代诗歌中的情感知识。分析诗歌的情感,可以从诗歌的标题、作者及注释、诗歌中的景物及其特点、表示情感的词语等方面考虑。。解答本题是首先分析标题“野望”,可以根据平时训练的经验推断,诗人抒发的情感应该是“望”景抒情,联系作者的《登高》就更能很好地理解。然后从从“诸弟隔”“涕泪”“供多病”“答圣朝”“不堪人事”等表示情感的词语入手,联系作者杜甫的诗歌特点,可以看出作者表达的是忧国之情,思家之情以及孤身飘零悲苦之情。